政治与法治

政治与法治 期末复习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时间:2022-06-26 19:26:57   作者:甘霖   来源:   阅读:187   评论:0
内容摘要:部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易错易混点整理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殖民地社会。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

部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易错易混点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殖民地社会。

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改: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4、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表现在人数太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

改:根本性弱点表现在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

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无产阶级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7、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的方案脱颖而出。

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案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选择。     

8、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改: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9、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改: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10、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历史使命。

改: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的历史使命。

11、近代中国,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改:还有官僚资本主义。

1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

14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改: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2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22、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3、新中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4、1949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25、抓革命促生产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6、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改: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8、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向。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上。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强起来,富起来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共产主义将在21世纪的中国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将在21世纪的中国强大生机活力。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策略和中国方法。

改: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1、实现全面小康、促进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2、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3、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4、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改: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6、执政为民要体现国家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改:立党为公要体现国家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7、立党为公,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8、改: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9、立党为公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改: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10、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1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党的主体地位。

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12、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替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改: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13、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封闭的理论体系。×

改: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

1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改:还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改:“具体方法”说法错误。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19、解放思想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工作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改: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工作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实事求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管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改: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管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1、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改: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22、与时俱进就是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规律办事。×

改:求真务实,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规律办事。

2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

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24、党的先进性教育是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改: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25、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

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改: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2、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改: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理论领导、组织领导。

改: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5、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改:党的政治领导,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6、党的政治领导,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改: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7、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改:党的组织领导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8、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改:党的组织领导,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9、党的思想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改: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10、党的组织领导主要体现为对党员的吸收和接纳。

改:党的组织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党的思想领导,最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四喜那个,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3、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全面,基础是从严。

改: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14、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基本方式。

改: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1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首位。×

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公民在网络上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改: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是宪法规定的,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

3、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改: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

4、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改: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上午民主。

5、人民民主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改: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9、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改: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0、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党和政府的职能。

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政府的职能。

11、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的重要武装力量,接受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的重要武装力量,接受中央军委统一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也不存在了。

改: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15、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只需要民主,不需要专政了。                 

改: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既需要民主,又需要专政,坚持二者的统一。

16、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公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改: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17、我国的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保卫国家安全。

改:我国的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要相互监督。

改:全国人大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2、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坚持依法行政。

改:人大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3、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具有最高表决权和审议权。

改:全国人大是最高立法机关,人大代表具有最高表决权和审议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6、由人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改: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7、党要履行好立法权。

改:全国人大要履行好立法权。

8、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改: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9、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改: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0、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改: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能制定法律,是立法机关。

11、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权力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权力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12、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决定权。

改: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1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改: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

改:1954年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1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改: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改: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

5、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就是与共产党一起执政。

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是“参与、介入、商议国家事务”,不进行决策,也不直接处理具体的事务。

6、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活动准则。

改: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根本活动准则。

8、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

改: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8、人民政协具有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

改:全国人大具有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

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各种权益。

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10、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用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治权。

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用好自治权,不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治权。

11、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12、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改: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是多元一体。

13、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改: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

1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高度自治权。      

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一定自治权。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没有立法权,享有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8、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宗教已经完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改:我国的宗教性质没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9、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村民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改: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0、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基层政权机关。                   

改: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1、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2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23、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召开居民会议进行;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

改: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都要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24、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法律与人类社会是一对孪生兄弟。          

改: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我国西汉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

改: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

3、法在国家治理中只承担政治职能。

改: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

5、行政机关维护和实现了司法公正和权威。  

改:司法机关维护和实现了司法公正和权威。  

6、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执法机关严格执法。

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改:中国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9、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10、道德是治国之重器,德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改: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11、依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改: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2、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共同推进。 ×                                                     

: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

: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

20、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的领导是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改: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依法治国是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21、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1、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良法就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  

改:一方面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

3、政府配置是否合理关键看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改:政府配置是否合理关键看各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

4、执法严明的政府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从事执法活动。√

5、公开公正的政府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                                                  

6、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

7、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8、法治国家是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改: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9、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德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

改: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10、行政机关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或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改:科学立法还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还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

2、立法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就会科学。

改:科学立法不仅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还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3、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4、在法律实施体系中,司法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改: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5、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6、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意味着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改: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意味着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7、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就是依据法律严格执法,搞“一刀切”。

改: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就是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8、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9、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最后防线。

改: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保障,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10、政协要坚持公正司法。

改:司法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

11、立法公正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改:公正司法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2、公正司法,就是司法活动的结果体现公平正义。

改:公正司法,就是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要体现公平正义。

13、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平等和正当。

改: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体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正义。

14、严格执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改: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5、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改: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或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16、在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改:在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17、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做到办案结果符合客观真相、办案过程符合结果公正、 事实认定符合程序公正。

改: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 办案程序公正。

18、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公民司法为公民,依靠公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公民权益。

改: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公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19、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进行政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改:推进司法公开要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20、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有、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改: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21、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

改: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2、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2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改: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4、推进全民守法,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改:推进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该文章所属专题:试题

相关评论
站长QQ:785526108    站长电话:15605432982    微信:ganlinzhiguan88  鲁ICP备2021026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