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310 KB 下载次数:74 次] |
![]() |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292 KB 下载次数:76 次] |
![]() |
7.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选择题
1.独角兽企业,是指代表新经济业态,引领社会创新,成立时间短,增长速度快的企业,它们往往拥有独有核心技术或颠覆性商业模式。下图是部分独角兽企业概况。
独角兽企业爆发力强,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很多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这一做法旨在( )
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市场竞争主动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增强内生动力,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2.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国家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工作主线,稳住市场主体和就业岗位,稳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兜牢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对此推导合理的是( )
①促进社会公平一提高农民工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增加就业意愿
②实施金融定向降准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一政府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
③政府出台就业扶持政策一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一对零就业家庭托底安置
④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一减少企业用工成本一促进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3.当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决定因素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人们收入来源多样化
C.人均资源相对贵乏 D.同步富裕的基木要求
【答案】A
【详解】
A: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当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决定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A正确。
BC:“人们收入来源多样化”与“人均资源相对贵乏”均不能成为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BC排除。
D:“同步富裕”表述错误,应该是共同富裕,D排除。
故本题选A。
4.2021年4月160,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下表为2021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冋支配收入的主要数据
指标 |
绝对量(元) |
比上年増长(%) |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9730 |
13.7 |
|
按常住地分 |
城镇居民 |
13120 |
12.2 |
农村居民 |
5398 |
16.3 |
|
接收入来源分 |
工资性收入 |
5505 |
12.4 |
经营净收入 |
1645 |
19.5 |
|
财产净收入 |
867 |
17.0 |
|
转移净收入 |
1714 |
10.7 |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②转移性收入是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石
③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④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
①③:根据图表,我国居民的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净性收入。这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由图可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①③符合题意。
②:图表中,转移性收入增速最慢,不是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石。②错误。
④:增加财产性收入会拉大收入差距,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推广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上述做法的合理传导路径是( )
①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分配关系调整
③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
④创新成果涌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答案】B
【详解】
②:排第一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进一步调整分配关系。
③:排第二位,分配关系的调整,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④:排第三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成果涌现。
①:排第四位,创新成果涌现,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故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②→③→④→①。
故答案选B。
6.江心屿是国家4A级景区,文化底蕴深厚,面积1070亩。江心屿景区现有工作人员70余名及码头工作人员50余名,收入主要来自门票,全部上缴财政。3月1日起,温州江心屿面向温州常住人口实行免门票开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减少了财政收入,不利于温州经济的稳定发展
②受温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③藏富于民,扩宽了居民的收入渠道
④门票收入并不是当地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景区免门票开放在短期内会使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但是长期来看会刺激消费,
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故①项错误。
②:可能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因此政府采取景区向温州常住人口实行免门票开
放的措施来刺激消费,故②项正确。
③:景区免门票没有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故③项错误。
④: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门票收入并不是当地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故④项正确。
故本题选C。
7.数据在我国生产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每年将产生高达175ZB(1ZB一十万亿亿字节)的数据。将数据纳入收入分配框架中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将数据纳入收入分配框架有利于( )
①维护数据研发人员权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②激发数据要素流通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③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④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②④:材料表明国家将数据纳入收入分配框架中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将数据纳入收入分配框架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流通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①:将数据纳入收入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 ,此举重在强调提高效率,而不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错误。
③:将数据纳入收入分配框架并不能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且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③错误。
故本题选D。
8.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下列措施中属于初次分配调节机制的是( )
①增加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②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③提高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④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
①③:增加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提高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调节机制,故①③正确。
②: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属于第三次分配,故②不选。
④: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属于再分配调节机制,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9.某村引入龙头企业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某村民将承包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年租金为1000元;参与公司务工,每月工资为2500元;加入公司“股份合作”计划,每年按不低于入股资金10%的比例分红。该村民获取收入的途径包括( )
①经营性收入②财产性收入
③劳动性收入④转移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②:每亩年租金为1000元和每年按不低于入股资金10%的比例分红属于财产性收入,故②入选。
③:参与公司务工,每月工资为2500元属于劳动性收入,故③入选。
①④:材料并未涉及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故①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0.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答案】D
【详解】
D: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劳动者只有在利益和权利分配上实现公平,才能激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追求更高的效率,D符合题意。
A:效率与公平既对立又统一,仅仅看到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观点是片面的,故A错误。
B:公平和效率作为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补的关系,B排除。
C:材料强调公平的作用,不体现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11.2021年2月,人社部、财政部、科技部发布通知明确: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人员发放现金奖励,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这样做意在( )
①完善再分配政策,缩小单位内部收入差距 ②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③落实按劳分配原则,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④健全科技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分配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
②③: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人员发放现金奖励,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这一规定有利于落实按劳分配原则,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同时有利于促进创新成果转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奖金、绩效工资均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①说法错误,排除。
④:我们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分配机制,而非只有科技要素,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2.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数值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的是( )
①提高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②鼓励勤劳致富,扩大低收入群体
③强化税收在初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④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④:材料中,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因此,通过提高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均有利于利于降低基尼系数,促进社会公平,①④正确。
②:鼓励勤劳致富,有利于缩小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低收入群体”说法错误,排除②。
③:强化税收在再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而不是初次分配,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3.近年来,我国强化健康保障,精准建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保障机制。资助农村贫困人口参保,将其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贫困家庭大病、重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左右。这有利于( )
①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②建设健康中国,改善人民生活
③推进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④平衡财政收支,增加民生投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②③:强化健康保障、防止因病致贫提高报销比例,这有利于设健康中国,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②③正确。
①④:材料未涉及“调节个人收入”和“平衡财政收支”的问题,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2021年1月19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操作指引》,鼓励商业一类“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聚焦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有利于( )
①引导国有企业创造增量价值,提高国有资产比重
②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
③完善生产要素分配机制,缩小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④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完善内部分配、实现有效激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②④:国有企业改革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聚焦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有利于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完善内部分配、实现有效激励,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故②④入选。
③: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有利于提高效率,而不是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缩小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故③不选。
①: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与提高国有资产比重无关,故①不选。
故本题选D。
15.数据也可以转化成扎扎实实的国民财富。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这有利于( )
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
②增加居民收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③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分配公平
④社会财富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作用,而不是再分配,①不选。
③: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会增加收入差距,不是促进分配公平,故③错误。
②④: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利于社会财富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故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16. 消费扶贫是这些年广泛开展的扶贫行动。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帮助当地增收脱贫。他们对所消费的贫困地区产品与服务满意,才愿意继续通过消费来扶贫,从而既满足了公众的消费需求,又献了爱心,还能给被扶贫的地区与人口才带来实惠,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更好地发展生产,进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增强扶贫质量和效率。因此,消费扶贫要行稳致远,除了要有心怀消费者的理念,主要依靠贫困地区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与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消费扶贫是如何体现效率和公平关系的。
【答案】①消费扶贫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消费扶贫能给被扶贫的地区与人口带来实惠,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激发贫困地区和人口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贫困地区只有充分发挥当地环境优势、资源优势,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与特色,才能增强扶贫质量和效率,实现消费扶贫要行稳致远,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40多年前的深圳是个贫穷的边陲渔村,农民年收入134元,而隔河相望的香港新界农民年收入已达1.4万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从此深圳掀开历史崭新一页:敲下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第一槌、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到后来一系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圳始终站在潮头。如今的深圳每平方公里孕育着8.51家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约三分之二的世界500强落户;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7年蝉联全国第一,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587倍;财富飙升1.2万倍,人均国民收入全国第一,GDP总量达到2.69万亿元,已经超过香港。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分析一系列的分配改革措施对深圳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①深圳模式的成功在于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②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发行股票等措施,既坚持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③让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让其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极大地促进了深圳经济的发展。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2020年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情况。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改善民生”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联系。
【答案】(1)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居民的利益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
(2)改善民生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相互促进的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加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内循环的作用,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完善。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国家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考生如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角度答题亦可酌情给分)